IAP技术理念及架构

创新的理念

目前,世界上主流工业控制器(硬件)之间不存在统一的技术规范,相互之间硬件、软件以及组态文件互不兼容,进而造成工业控制技术资源难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复用。此外,大型复杂系统的控制软件应是动态自适应的,需要统一的软件语言来实现异构系统的集成,协同管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系统的扩展与系统的架构无关,等等。针对这些要求,在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开发复杂控制系统的问题上,福州大学先进控制技术研究中心暨中海创研究院将目标界定在通用控制平台上,亦即采用超系统的理论及方法,构建一种与计算环境、计算方法和交互对象均无关的平台化、服务化机制,以达到降低控制软件的成本和风险的工业自动化通用技术平台——IAP



IAP以数据引擎理论为基础,从体系架构、技术规范、组态工具、安全保护等几个方面全方位地推动控制系统技术的变革,与控制技术标准化、一体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趋势高度吻合。


IAP通用控制的技术路线


IAP通用控制平台本质特点


IAP体系架构


硬件架构:

IAP系统选择业界通用的产品作为系统硬件,上位机采用通用PC,更换、升级简单方便;通信网络以标准的工业以太网为基础,开放的协议更容易提供给第三方接入;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站具有强大的兼容性。



与传统的DCS系统控制站只能选择特定系统硬件不同的是,IAP控制站无论是采用何种硬件装置都具有运行统一控制组态的能力,因而IAP控制站又可以被称为通用控制站。首选,通用控制站可以由不同厂家的PLC、IPC或类似装置组成,运行相同技术规范的控制组态,或者实现不同控制站之间的互换;其次,通用控制站能够同时融合离散控制、连续控制、批量控制、运动控制、先进控制等多种类型的控制组态元件,满足不同应用环境或者工艺特性的控制要求。

目前,IAP系统可以兼容的PLC、IPC硬件装置有一下品牌系列:



软件架构:

☉面向系统构建工程  ☉支持多种编码方式  ☉一体化数据管理



数据架构:

目前,解决异构集成问题,主流的方案有代码模式和虚拟机模式,然而代码模式受到不同运行环境的限制,不能很好的全面的解决所有异构设备的兼容问题,局限性较大;虚拟机的方式,虽然在PC机上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协同控制,在可编程控制器PLC这样的嵌入式系统上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为了从本质上解决异构集成的问题,我们引入了数据引擎技术,即把所有计算过程通过图形化元件编译后形成一组数据,在数据库内配套的容器、调度、驱动体系机制中进行“加工”。从这个意义上阐述,整个异构集成系统的控制过程便等同于多维实时数据库的更新过程,只要数据发生更新,控制过程就能发生。



IAP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工程实现理念




IAP技术的发展前景











    信息来源: 暂无发布日期: 2016-12-13浏览次数: